福州這都可以“中國人造太陽”現(xiàn)身!,中國人造太陽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3-12-15 12:13:35 點擊次數(shù):11940 次
不少人小時候都唱過《種太陽》這首兒歌,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人造太陽”有朝一日真的要實現(xiàn)了。
圖源:百度圖片
4月22日,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A(HL-2A)聚變實驗裝置,也稱“人造太陽”首次大規(guī)模對外開放。據(jù)@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消息,中國人造太陽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將于今年建成,有望將電流從我國現(xiàn)有裝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
一升海水里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變反應中可釋放相當于燃燒300升汽油的能量,是可供人類使用上百億年的未來終極能源。攻堅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家堅信:“如果將來有一盞燈會被聚變之能點亮,我相信這盞燈一定、也必須在中國!”
此外,中國人造太陽高清全景大圖也首次公布。
圖片來自@國資小新
圖片真空應用來自@國資小新
據(jù)此前報道,3月19日,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核心部件--主機真空室從陜西省西安市啟運,前往成都進行組裝。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項目裝置總工程師楊青巍介紹,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有望今年底在川建成。
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是中國最大的托卡馬克裝置,主要研究和平利用核聚變,使其成為一種幾乎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因為太陽的光和熱亦來源于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該裝置也因此被稱為“人造太陽”。
圖源:百度圖片
“作為核心部件,主機真空室是為聚變實驗量身定制的特殊容器?!睏钋辔〗榻B,主機真空室需要耐受約1.5億攝氏度的高溫,同時還要能夠承受核聚變反應過程中的復雜電磁力和真空應用熱應力。為此,研發(fā)團隊攻克了復雜曲面成型技術、復雜結構焊接及防變形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主機真空室由同屬中核集團的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和西安核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據(jù)公開材料顯示,該主機真空室直徑5.3米,高3.2米,重16噸,是我國首臺特材全焊接-雙曲面-薄壁件結構的主機真空室。
圖源:百度圖片
根據(jù)爆料出的照片,有網友稱其外形和《流浪地球》中的行星發(fā)動機神似,更是有網友在評論區(qū)開始刷“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等電影中的著名“洗腦”臺詞,還有人調侃“后羿快來,又有活兒了”。
可控核聚變,人類未來最環(huán)保的能源之一,一旦攻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向中國科研人員真空應用致敬!
——來源:新浪新聞;海外視角、政經前沿,專業(yè)報道海內外政經要聞、奇聞趣事,每晚為您獻上不一樣的新聞晚餐!歡迎關注公號:CBF聚焦(cbf_au)